草根‧行動‧媒體編按:
深水埗見光墟關注組(下稱關注組)曾在2020年3月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議前,發表對「深水埗欽州街社會房屋計劃」事宜的地區意見,建議在計劃中的閒置用地設置平民經濟活動空間。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亦在會上同意和支持加入建立社區經濟和促進居民互助等元素。事隔不足一年,項目於日前正式進入邀請團體提交營運申請書的階段,然而計劃書的內容對社區經濟元素隻字不提,而社區相關配套亦欠奉。就著會議上的內容,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和關注組會重新表達相關立場與建議。
深水埗見光墟關注組(關注組) 及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立場書
「平民謀生靠墟市 開展長遠墟市計劃」
深水埗社區營造及地區墟市工作小組爭取社房設立墟市
深水埗見光墟關注組(下稱:關注組)一直關心深水埗區基層市民透過墟市謀生
及幫補生計的狀況,一直以來致力連結深水埗午夜墟內的檔主,與當區不同政府部門
及區議會凝聚共識,並發掘墟市創造地區扶貧的可能性。
因此,關注組曾在2020年3月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議前,發表對「深水埗
欽州街社會房屋計劃」事宜的地區意見,建議在計劃中的閒置用地設置平民經濟活動
空間。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下稱:社聯)亦同意和支持計劃內可以加入建立社區經濟和
促進居民互助等元素,如設墟市活動等。計劃現時正進入營運團體招標階段,奈何內
容上並沒有提及會議上認同的發展方向。關注組對此深表遺憾,因此就深水埗未來墟
市發展方向表達以下立場:
- 深水埗社區營造及地區墟市工作小組應持續定期會議跟進地區墟市事宜
深水埗社區營造及地區墟市工作小組(下稱:工作小組)應關注區內墟市狀況。為區
內長遠利益考慮。其職權需由工作小組監察深水埗區社區營造相關計劃的狀況,包括
現存困難、政策支援、發展可行性等,並定期向社區事務委員會匯報工作小組的工作
進展是必需的。工作小組預計只餘下約一年的時間討論社區營造及墟市,期望小組可
以在疫情期間繼續推動墟市的發展。使工作小組完結時,墟市的政策不會原地踏步。
關注組建議工作小組舉行定期會議監察地區墟市事宜,同時需讓公眾知悉事情進展。
- 工作小組需積極履行職務,回應民間聲音
在2020年3月份,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議中,曾就滿足基層市民的住屋及生活
需要而討論「深水埗欽州街社會房屋計劃」,並了解計劃進度。會議上,社聯代表曾
回應:「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基層市民擺脫社會孤立的狀況,因此會在計劃加入建
立社區經濟和促進居民互助等元素,墟市是其中一例。」。議員亦總結和提出委員可
於社區營造及地區墟市工作小組討論有關墟市的事宜。但事隔接近一年,工作小組不
但沒有跟進此事,而社聯的招標內容中亦沒有社區經濟等元素,而區議會更容許項目
在沒有民間聲音下繼續前行。有見及此,關注組促請區議會持續監察和跟進會內曾討
論的事項,以回應民意。
======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就欽州街組合社會房屋項目社會配套需要立場書》
【聯席簡介】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於2010年成立,由多區不同街坊組織及民間團體組成,現時包括關
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深水埗劏房關注組、葵涌劏房住客聯盟、大角咀劏房關注組、土
瓜灣基層住屋組、屯門住屋關注團隊、灣仔基層住屋組、砵蘭街天台屋關注組、西區
被迫遷租客大會、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土地正義聯盟及影子長策會。著力於
基層不適切住房,包括劏房、板間房、天台戶、工廈劏房以至寮屋的居民組織,並倡
議政策,捍衛基層市民的住屋權。
【聯席立場】
特區政府於2017年9月成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透過13個由政府牽頭、民間主導
的社會房屋計劃,提供618個單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推動的第二個「組合
社會房屋計劃」項目——欽州街組合社會房屋項目於日前正式進入邀請營運團體提交
營運申請書的階段,並即將於2021年2月19日截標,該項目預計能提供205個單位,聯
席歡迎政府繼續推出更多過渡性房屋項目,提供更多出租單位給正在長期輪候公屋或
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選擇。然而聯席亦留意到欽州街項目的計劃書要求及評審準
則並未提及社區經濟的元素,而社區相關配套亦欠奉,因此聯席有以下立場與建議。
- 規劃以人為本,提供有尊嚴住所
聯合國在1991年提出的「適足住屋權」概念,提出每一個人都應該「住得安全及有尊
嚴」並有一個適切居所 。當中提出了適足住屋七個指標:穩定居所、有足夠基本設
施、可負擔、適合居住、公平住屋機會、適當地點及文化共融。當中的適當地點及文
化共融是指適切居所位置需有一系列配套,例如就業機會、保健服務、學校、保育中
心和其他社會基礎設施,而且能兼顧居民生活方式及生計、有助組成社區網絡及表達
文化身分。所以適足住屋權本身,不只是有瓦遮頭或有四幅牆便能滿足,而是關心居
住者身心福祉的健康發展以及整個社群的文化共融。
我們建議社聯在推動組合社會房屋項目時不單要考慮住房內在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同
時也要關心外在的社區配套以及重視人本規劃。欽州街項目應加入社區經濟元素,例
如推動墟市活動作為社區配套之一,營造友善的社區網絡。此舉不但能促進居民之間
交流互助,讓基層市民透過參與擺脫社會疏離及孤立感,更能幫助他們建立獨特的社
區文化身分。
- 發展自下而上,善用閒置用地
政府近年強調善用閒置土地,增建過渡性房屋已成趨勢。然而社會房屋落成速度以及
數量都不足以應付現時約有16萬宗一般公屋申請的需要。現時欽州街項目發展面積約
為3,350 平方米,聯席作為一直關心市區閒置用地使用的團體,認為社聯實應妥善使
用整個場地空間,規劃時應優先考慮居民的住屋及對周邊社區配套的需要,預留部分
空間作為公共服務場所及公共空間使用。此外亦應作出完善策劃,提供社區配套如花
園、球場及定期舉辨社區活動,例如假日墟市等,讓居民在其中休憩活動,滿足不同
持分者身心需要之餘,連結鄰里關係發展,有助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 回應疫情時代,發展社區經濟
去年開始疫情肆虐,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特區政府治疫不力,根據港府統計處公
布,本地失業率由2020年9至11月的6.3%,上升至同年10至12月創新高至6.6%,失
業人數達到24.58萬人,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16萬人。疫情衝擊勞工市場,最受打
擊的當屬基層市民。低薪、開工不足甚至被栽員,收入大減,成為了基層家庭的生活
寫照。民間叫苦連天,更見發展社區經濟之必要。欽州街項目的計劃書當中提及營運
機構要組織住戶及為社區創造新的社會服務與價值,發展社區經濟便是其中逼切且可
行的措施可與基層市民共渡時艱,發揮社區互助友愛精神。因此,聯席建議社聯在考
慮合適的營運機構時,亦應考慮計劃書是否包含社區經濟的元素。
===========================
[草根.行動.媒體]
網頁:https://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rassmediaction
telegram channel: https://t.me/actionofgrassmedia